拼搏网

拼搏网

解密:无往而不利的德国闪击战为何最终失败了?_闪电战1德军战役攻略15关怎么过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德国发明了闪电战,这个战术究竟多么强大?

解密:无往而不利的德国闪击战为何最终失败了?_闪电战1德军战役攻略15关怎么过-第1张-游戏信息-拼搏网

我在二战时期,曾经以闪电战雷鸣时,同时也瞬间消灭了波兰,闪电战的战术主要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速度至上!

出其不意。

我会出其不意就是让对方毫无在意甚至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突然攻击,而出其不意,在中国的36计之中也曾有所记载,出其不意就是兵士要利用敌方的,不在于以及敌方没有进行有效的防御,之前进行一系列的战略手段,换句话说,在地方吃饭时,在地方睡觉时,在敌方困顿之时都可以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问题不对,主要强调的是对方心理上没有准备换句话说,即使对方的军队仪表整洁,浩浩荡荡,但是也并不能代表对方已经准备好了,因为在心理上他是否准备好还是未知,因此如果能够察觉到对方心理上不想战争,或者百姓群众厌战情绪极高,那么就称之为对方没有准备,那么心理上没有准备,自然可以让别的军队攻其不备!

速度至上

闪电战之所以成为闪电,就是说它的速度极快,就像闪电速度一样,换句话说——声与光能够同时传播,但是声和光的速度谁快谁慢,我们一目了然,在下雨的时候我们都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打雷,意思就是说光速要远胜过声音的速度,因此闪电战就是利用了这个特点,在进攻他人的时候,其实枪炮的响声远远不及他们奔向敌营的速度!波兰之所以迅速覆亡,主要是在他们听到德军的枪炮之声的时候还以为有机会撤退,但是事实上德军早就已经距离很近了!

解密:无往而不利的德国闪击战为何最终失败了?

提起德国二战时期发动的「闪电战」,不少军迷总会认为是二战中最牛的神兵利器。德军之所以选择这种看似「酷炫」的战法,实则有自个的难言之隐——工业力量当时排世界老二的德国,实则是个石油资源匮乏的「穷国」。为什么在西线战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闪电战」一到东线就不灵了?希特勒又为何急于对苏宣战?本文将从资源战的角度,重新解读看似光鲜的「闪电战」。

被持久战拖死过

首先得说说高大上的闪电战咋来的。闪电战的反面当然是持久战,但欧洲人打持久战的历史本来特别短,直到一战才真正开始。在此之前,欧洲大陆上一千多年的各国掐架活动,在今天看来本来都是闪电战。像英法「百年战争」那样名头听起来吓人的大阵仗,细究起来,都是用无数个并不连线的战役连缀而成。在这些战役的间歇,战争的主体贵族老爷们和负责跑龙套的平民,本来都处于各回各家的放羊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小领主们领地太小、资源调配能力不得行,撑不起像中国楚汉战争那样一打八年的大阵仗,仗打一会儿,双方都有喘口气的需求,实在速战速决不了,往往都会用骑士间的单挑来解决,这跟项羽当年在成皋找刘邦约架是一样一样的。

这种小打小闹给欧洲人造成了一个错觉,觉得很像战争是种「打打更健康」的大众娱乐活动。在这方面德国人受毒害最深,一战前他们经历的最激烈的战争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然而这场德国的立国之战听来非常巨集大,本来只持续了半年,其间双方真打的时间连俩月都不到。当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9月2日,拿破仑三世就率领40多万法军主力在色当投降了。所以在一战前的德国人看来,战争就是这样人畜无害的存在。

「孩子们,当秋天来临,树叶从树上飘落时,你们就可以带着勋章回家了。」1914年8月,德皇威廉二世在为参战士兵们送行时,曾如此打包票。

然而,等德国兵们到了战场上才发现,他们或许能在秋天回家,但具体是哪年的秋天,却要看上帝的心情。由于科技的革新与欧洲各强国国力的膨胀,半个世纪没打大仗的欧洲人突然见识到了持久战这个新生事物。堑壕战代替了干净利落的骑兵突击和前列步兵互相排队枪毙,战壕挖到无远弗届、机关枪响到海枯石烂。战争突然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作战双方每一天都要向其中填进大量的资源、金钱和生命。而在这种对耗之中,英法等殖民大国本来是不怵的,广阔的领土为其提供了大量可供耗费的资源。而德国就惨了,发动战争的目的本就是为本国工业夺取足够的资源,当今资源没捞著,反而遭到封锁,当然只能被拖死。

 二战初期「秒杀」多国

在一战中被持久战坑惨了的德国人中,有位职业军官叫古德里安。此人原本是骑兵军官,骑兵在机枪铁丝网当道的一战中基本只负责打酱油,所以战败的耻辱对古德里安而言自然加深了一层。战后,古德里安立志要找到 这种无聊战争的方法,最终他在英国军事家富勒的「瘫痪战」理论中找到灵感。在富勒的启发下,古德里安提出应当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某一狭窄地区,然后迅速向纵深推进,扩大占领区域,实施包围、合围,歼灭对方部队。有趣的是,古德里安这种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受到他那些思维古板的上司的重视,当他向上级申请成立专门的机械化部队时,得到国防部长的粗暴答复:「见鬼!他们只配运面粉!」直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当政,古德里安才获得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在希特勒的支援下,整个二战前期几乎成了古德里安理论的试验场。德国用这套战法完成了对敌国的「秒杀」,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尤其是在对法国实施的「黄色计划」中,德军在面对坦克数量、质量均优于己方的英法联军时,依靠对坦克的集中应用短时间内将对手打垮。英法联军面对有时己方还吃著饭时就从侧翼钻出来的德军坦克几乎丧失了战斗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此战过后,这种战法被美国报纸正式定名为「闪电」。闪电战由此扬名天下,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地球人似乎已不可以阻止德国平推世界了。

起步太顺生幻觉

然而,闪电战在征服欧洲的同时,却还有另外一个听起来不那么好听的叫法:「穷人的战法」。如果问闪电战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号,还得回到古德里安创立这套战法的初衷上来——德国是个资源小国。

闪电战所以能够成型,依靠的是坦克、飞机的集中使用,而想要开动这些铁家伙需要耗费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不巧的是,在几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中,煤炭德国有的是,钢铁和有色金属也不缺,但偏偏石油极其匮乏,本土石油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对于上千万吨的石油消耗量来讲简直是杯水车薪,更别说打一场以石油为核心的闪电战了。为了搜刮石油资源,纳粹德国在战前多方出击,力图多囤石油:一是从仆从国罗马尼亚那里进口;二是以出口技术和在政治上让步作为条件,购买苏联的石油;三是自个花高价用煤炭合成。应该说,虽然费了如此心机满世界搜刮,找来的石油存量依旧不够德国阔阔气气地打一场常规战争。截至1939年开战后,德国的石油存量仅有240万吨。德军统帅部过去做过估算,这点库存仅够和平时期消耗3个月左右,假如全面开动战争机器则更惨,大概只能维持战争正常进行一个多月的时间,是名副本来的「月光族」。

捉襟见肘的石油困局决定了德国在二战中拖不起的本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军在二战初期那些「秒杀」敌国的战绩,本来是被逼出来的——由于晓得自个在石油储备方面的「月光」属性,在苏德战争开打之前,德军参谋部在制定入侵各国的作战计划时都以一个月为周期。中心思想就是在结束一轮攻势后停下战争机器歇一歇,囤点油,准备下次攻击。

不过,天算地算,恐怕连德国人自个也没算出闪电战在欧洲打得如此顺手,由于被侵略国家突然死亡,再加上苏联对于德国的石油出口,石油「月光」的梦魇一度似乎成了天方夜谭。据英国史学家迈德里克特估算,1939年9月,德国陆军和空军突袭波兰。因为作战迅速,战事较短,共消耗石油约15.5万吨,低耗能地实现了占领该国的目标。次年,德军进攻挪威、丹麦和西欧战役,只用了不到50万吨石油,加上该年度头四个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万吨,德国从发动战争至法国投降,消耗总量不足150万吨。德军原先估算,征服欧洲的作战大概要花费500万吨的石油,当今却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更大的喜讯是,德军从欧洲各处掠夺到不少于150万吨的石油,单是这些就已足以弥补此前的战争消耗。到了1940年,德国石油储备一度冲高到500万吨左右,这个家底成了德军发动对苏联作战的底气。希特勒显然妄图通过这场战争,据苏联的石油为己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吃油难」的问题。

闪电战的出奇顺利,给德国释放了一个错误的讯号,以为战争可以在低能耗的状态下持续进行下去。然而,正是在苏联战场上,闪电战遭遇了它的克星。

利器最终变绞索

由于苏联领土过于广阔,道路交通又不及西欧良好,德军不得不把宝贵的油料浪费在运输过程中。这个时候,闪电战遭遇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悖论——德军的装甲丛集的确可以重复在西线上演过的大纵深穿插推进,但在辽阔的俄罗斯平原上,这种战术使用得越多,就意味着油料消耗越快,给后勤补给造成的压力越大。其结果是,闪电战从德国原先赖以立足的「神兵利器」蜕变为套在德国自个脖子上的绞索,实行得越成功,绞索就勒得越紧。

到1941年底,德国的石油储备已下降到不足80万吨。捉襟见肘的资源储备,打乱了德国原先有条不紊的战争计划,希特勒一度将莫斯科近郊的中路中央集团军的装甲主力抽调到南线,试图夺取苏联的产油地巴库。这个决定让莫斯科战役推迟了一个月才爆发,俄罗斯极寒的天气和德军捉襟见肘的后勤补给最终拖垮了善战的德军。

进军速度越快,战略纵深就变得越大,石油供应线也就拉得更长,这就为敌军对补给线的攻击制造了方便。在二战后期,德国的石油供应系统开始遭到美英空军的持续轰炸。瑞典学者博·黑恩贝克称,四个月内,德国「每一个重要的合成石油工厂至少被空袭过两次,六十九座炼油厂、非常多储存装置及如果干各种各样的液体燃料工厂也都遭到了空袭」。德国最终为闪电战在战争之初的顺风顺水付出了代价。1944年12月,德军调集最后一点油料储备,在西线的阿登森林地区发动了反击战。战役前期的走向证明,即便面对装备、兵力都已远优于自身的盟军,德军的闪电战仍有的打,但装甲兵团快速推进所造成的油料短缺,再次成为窒息德军的绞索。阿登反击战最终不得不在持续一个月后收场,而德军此战中损失的坦克,大多不是被击毁的,而是因为缺少燃油,最终被抛在了路边。过去辉煌的闪电战,最终不得不以这种尴尬结局作为它的收场。

19世纪的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过去在战争论中告诫他的后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再精彩的战争理论,假如脱离对国家实力的考量,就难免沦为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闪电战理论的古德里安和他的同事们并非克劳塞维茨的好学生,他们的失败在于,让资源匮乏的德国一度拥有了本不应属于它的幻觉与自信,并沉迷于其中,这不可以不让人想起那句名言:「战争是件如此重要的事,以至于我们不可以将它只交给军人去考虑。

英雄连勇气传说德军闪电战打法如何开局

前期:
开局给的工兵建造兵营,指挥部造第二队工兵,第二队工兵出得快,去站点,技能树点击左栏,为了早点出四号榴弹炮……等兵营造好了,第一队工兵也去站点……兵营造一队国民掷弹兵,一队重机枪班,一个狙击手……
然后就等着出四号榴弹炮……

德国对捷克的闪电战是怎样打的?

当日本的铁蹄踏入中国的时候,欧洲上空也弥漫着浓厚的战争阴云。1938年3月,德国一枪不发,便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又紧盯住下一个目标——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侵占捷克整个事件,使得捷克成为了慕尼黑阴谋的牺牲品,也成为英法两国为保护自己国家利益阻止德国发动战争而利用的工具。

在靠近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利用这地区居民和德国人同一种族的关系,搞纳粹党组织,并指挥他们不断制造事端,要求“自治”,实际上是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归附德国;另一方面,希特勒叫嚷着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们“伸张正义”,扬言要发动战争,又大规模地向德捷边境调集军队,拟订了“绿色计划”,准备在1938年10月1日进攻捷克。

眼看德国军队就要兵临城下,捷克政府也加强了边界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就要一触即发了。

在这最紧要的关头,紧张的并不只是捷克斯洛伐克的领袖们,这个消息也同样令英法领导们彻夜难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国和捷克交战,英法按照条约必然卷入战争,西欧的战火将蔓延开来。

英法两国领导考虑到自身的国家利益,决定紧急求见德国首领希特勒。但是在会谈期间,希特勒要求英法政府割让捷克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希特勒根据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了1.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在这个地区内有着大量的捷克工事,它们构筑了在当时来说是欧洲最坚强的防线,只有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可与之媲美。

但希特勒最终没有履行他的诺言,在占领了苏台德区后,德国于1939年3月悍然侵占了整个捷克,德国侵占捷克可谓是闪电战术,速度快而且不给对方任何反扑的机会,在这期间,英法没有参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战役。

1939年3月14日,年迈的捷克总统埃米尔·哈查冒雪赶到柏林,晋见希特勒。当天,他就被迫在“把捷克人民和捷克国家的命运交到德国元首手中”的公报上签了字。

1939年3月15日,德国第一批军队开进过去一直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布拉格,仅仅18小时以后,希特勒就以惊人的速度得意扬扬地来到这里。这个国家现已被分割成许多部分,但都臣服于希特勒德国,德国旗帜在波西米亚几代国王的城堡上飘扬。

英雄连OL德军闪电战的技巧和战术

主要是看地图,一般打法是先抢油点。
开局,第一个工兵造兵营,HQ造工兵,然后2工兵一起修兵营,兵营完成,2工兵奔油点,兵营造机枪。
然后就开始抢点打仗什么什么的,等油料有35了升第一级,然后出一个装甲运兵车,1队迫击炮或者1队掷弹兵(升级火箭筒)。装甲车攻击一般,但是防比较高,用来对付盟军的吉普流。
接下来,如果油够,就走装甲路线,闪电可以出虎式,(有一次4V3,盟军4,德军3,打到最后我们这边用2个虎式把战局扭转了,直到胜利。)
如果弹药多,就出风暴突击兵,升级火箭筒,用隐形技能,非常变态,但我个人不喜欢。
闪电战基本就这样吧。战术千变万化,不对的地图,不同的敌人,不同的对手,等等都是影响因素,我简单说个开局路线,你多玩玩,找找感觉吧。

注意点:
火箭弹幕一共3波,如果你的目标是士兵或者坦克,第一波如果没有将他摧毁,后2波弹幕还会炸它,尽管你看不到他。
(举例:将一个坦克炸伤,他慢慢悠悠的回到家里,一群工兵急忙抢修它,这时突然第2波火箭弹降下,工兵,坦克,建筑物陷入一篇火海!~)
如果你的目标是地面,那就要小心60秒和120秒后的第2波、第3波攻击。别伤着自己人。这样的情况战场上太常见了。

虎式是猛,但它不是神,绝对不要单独用它。
出虎式技能到最后会出3辆装甲,一辆虎式、一辆4号榴弹炮、一辆4号突击炮、一辆东风,除了虎式不变,其他随机。
这些事不够了,最好再配上一个迫击炮,1-2个豹子,2-3个工兵。工兵一定要跟上。
同时千万小心敌人的炮火和空隙技能,老虎速度慢,提早防范。

抢点先抢房子,谁拿到房子,谁就基本控制了这个点。

抢点碰到敌人,先打敌人,如果没有房子。

基本这么多吧,还有很多自己感受才有意思~

钢铁雄心4德国闪电战怎么打 德国闪电战打法详解

钢铁雄心4闪电战是德国在二战中常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坦克、飞机优势,迅速向纵深穿插包围,对敌兵团进行合围歼灭。
普通难度1.01。早战套路大家研究的也比较多,我简单进行总结。全流程几乎无手操,一路自动。
先说一个小技巧,如果在本国战争中宣称时间会很快,只有10天、25天,可能大家都知道,文中有利用这点出现连宣情况我就不再解释了。
首先存50点宣荷兰,再存50点宣比利时,其他大同小异,焦点莱茵兰,生产满步枪满火炮暴兵,有了经验给步兵挂两门炮。顾问肯定先出步兵攻防、组织度恢复、损耗,大体上思路就是不要远期发展,只要现成战力。
打完荷兰,比利时宣称也差不多好了,如果打得够快,法国并没有保护比利时,就是说可以跳过法国只跟同盟国开战。
我的偷渡方法是用舰队作为炮灰随便死一死,空军掩护,经多次测试这样比较安全。
此时英国内部几乎什么也没有,曼帅的3辆小车速抢胜利点,37年1月,英国卒。
关于流亡政府的问题,原理我也没搞懂,但如果按我这个套路应该是不会出现的,测试3次。
然后第一件事就是修拉布拉多的基建+港口,还有欧洲荷兰佛利斯兰地区港口(本国补给出口)
跟法国开战后,根据经验匈牙利会乱宣,先解决了,否则影响之后拿地修路。丹麦跟法国搞了一个欧洲联合。
37年3月,法国卒。
打匈牙利同时顺手宣意大利,只要25天喔。
37年9月意大利卒。
此时拉布拉多的基建差不多了,宣加拿大。
修基建期间不停出步兵师,我还转了优势火力,步兵配置8步2炮22宽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元帅-10%宽度的技能,支援工侦炮,后面打苏联时要加个后勤。
39年1月美国卒。
懒得手操,自动打得比较慢,微操帝提前个3月问题不大。全灭美国前宣罗马尼亚,打完修东线基建。
宣波兰,佛朗哥这个二货还输了内战,分点兵去西班牙。
尝尝啥馅的。注意这是自动AI包的,波兰拉苏联后,苏联需要把兵转移到前线,正好打他个立足未稳,把之前存的各国飞机弄过来保持制空。
此时别忘了从大平洋找个岛登陆海参崴,我这时海军大约10几条战列100多驱逐,存在舰队说。
40年1月,苏联卒。
本来还想接着打日本,但是还要跟校长分地就准备等等,先去灭其他国家,比如澳大利亚这种需要登岛比较费操作的,顺便全世界狂修基建发展伞兵,用本套路球长应该是最快的吧。

标签 解密无往而不利的德国闪击战为何最终失败了_闪电战1德军战役攻略15关怎么过